教学案例11:吴仁宝谈“实事求是”

【案例呈现】
吴仁宝说:“华西要说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按中央精神,根据华西的实际去办,走自己的路。”他说他曾经犯过三个“错误”,一是教条主义“错误”,二是形式主义的“错误”,三是官僚主义的“错误”。按照吴仁宝的解释,所谓教条主义“错误”,就是上面说的就做,上面没说的就不做;所谓形式主义“错误”,就是上面说的没有条件也去做,做给上面看;所谓官僚主义“错误”,就是上面说的,脱离本村实际,老百姓不愿做硬去做。吴仁宝在实践中纠正了自己所犯的这“三个主义”,这才使华西村得到了快速发展。
吴仁宝说:“(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往往习惯了搞‘一刀切’。我的看法,搞‘一刀切’是(什么也)搞不成的,只有从实际出发。”谈到华西村的发展,吴仁宝说,改革开放初期,华西村没有分田到户,是听中央的。中央当时讲“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华西村当时宜统就统了,别的地方宜分就分了,分也对,统也对,只要有利于发展。说起乡镇企业转制,吴仁宝说,华西村没搞“一刀切”,他认为,如果华西村都转了制,很可能会出现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但也可能出现弱势农民和“两手空空”。华西村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也是中央精神。华西村农民现在家家都有钱,最少的超过百万资产,最多的也有一千万。 吴仁宝说:“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受“一国两制”的启发,华西村搞了“一村两制”,既搞集体经济,也搞个体经济。但他们不允许搞“一家两制”。吴仁宝风趣地说,如果丈夫在集体企业当厂长,老婆在个体饭店当老板,丈夫的客人统统到老婆的饭店里吃饭,吃了一百付一千,甚至不吃也付钱,那么,集体的“肥水”不就流进了个体的“田”。中央讲要“抓大放小”,华西村不仅有“抓大放小”,而且有“抓大扶小”、“抓小扶大”,还有“放大抓小”,关键是要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点评】
吴仁宝作为当代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他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却充满着深刻的哲理。他那朴实无华的话语告诉了我们,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坚持了实事求是。吴仁宝谈“实事求是”给我们的启示有三:
一是要力戒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错误。这“三个主义”与实事求是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主义”在我们不少干部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如,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谋发展,就喜欢抠条条框框,搞建设喜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想事情和办事情,喜欢从个人爱好出发,不管群众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等等。
二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其实,我们在工作中最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从实际出发,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因为这样既简单,又轻松。
三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创新精神,干什么事情都喜欢上级领导给画个框框,定个调调,不善于举一反三;干工作或思前想后、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或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干,这也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精神要求的。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第二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中“实事求是”的教学,主要用来说明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在讲述了这一案例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吴仁宝谈‘实事求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言。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晋ICP备08003315号

版权所有: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3号
邮 编:0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