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5: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案例呈现】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到湘西安江农校任教。他和助手们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71年春,袁隆平被调到湖南省农科院,主持湖南和全国的杂交水稻协作研究。通过艰苦努力,在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得水稻平均增产20%。袁隆平因此成为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国际上的同行称他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成功,使每亩增产5%~10%,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成功实现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实现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2011年实现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带领的研究队伍计划在2015年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自1976年推广至今,我国的杂交水稻已累计种植60多亿亩,增产稻谷6亿多吨。近年来,每年种植杂交水稻2.5亿亩,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9%,产量则占总量的70%。种植杂交水稻增产的稻谷可以多供养6000多万人口。如果全球22亿5000万亩稻田,一半能种上杂交稻,就能多养活4亿~5亿人。2012年,海外应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播种面积达7800万亩。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亩产能达到420公斤,足足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600万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曾评价袁隆平说:“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案例点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人才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袁隆平率领的科研团队,把科学技术应用在杂交水稻种子的培育上,在不增加人力和耕地投入的前提下,大幅度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通过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和世界水稻生产状况,充分反映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同时,在这一案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地位。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依靠。
【教学建议】
该案例用于第二节第二目“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教学,借以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和战略重要性。类似的案例还有“当代毕昇:王选引发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等。


晋ICP备08003315号

版权所有: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3号
邮 编:0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