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3:经济全球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案例呈现】
当前,经济全球化正以水银泻地般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扩展,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和载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
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世界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经济全球化,依托自己的技术、资本、人力优势,进一步扩展市场规模,获得更大竞争优势和红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经济全球化,使之有可能利用资本、技术、贸易等多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为自己找到一条快速发展道路。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攫取更多红利。正如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所说,“新世纪将由全球化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用了100年,才分出工业国和欠发达国家,而全球化完成这一进程,只需要20年就够了”。
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平衡发展的,全球对外投资20年来增长了6倍,但70%都是在富裕国家之间展开的,8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20%,其他100多个穷国只得到了10%。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有的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有的成为全球化的牺牲者。全球化还加剧了经济风险传播,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投机资本的过度投机所造成了负面效应。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现行的国际规则也是在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于发达国家利大于弊,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对于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的声音也在提高,其中贫富差距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些与会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已产生了“一个结构化的断层,在断层的一边是有权势者和富有者,另一边是弱势者和穷人”。
【案例点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安全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决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尽可能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争取做经济全球化的“赢家”。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第十章第一节第二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教学。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两个角度,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问题加以认识。


晋ICP备08003315号

版权所有: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3号
邮 编:030027